版权登记平台

  • 网站首页
  • 版权登记
  • 数字资产上链
  • 软著服务
  • 在线维权
  • 内容开放平台
  • 能力开放
  • 关于我们
  • 数据大屏
  • 个人中心
  • |
  • 登录 注册
    • 我的作品
    • 我的证书
    • 我的收益
    • 我要提现
    • 账号设置
    • 退出登录
  •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 (人工24小时在线)
    版权登记: 629776843
    区块链上链: 629776843
    联系电话: 028-86259112
  • 关注微信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随时了解认证进程
  • 顶部

建筑作品免费版权登记,捍卫您的劳动成果

作品版权认证书就像身份证一样至关重要,它承载的不仅是一份信任、一份认可。更是一份荣光!

免费版权登记

免费区块链存证

建筑作品能版权登记吗

立即版权登记 立即区块链存证
banner图片
当前位置:
行业资讯
>
建筑施工
>
城管注意了!执行违法建筑拆除也会被侵权赔偿?

城管注意了!执行违法建筑拆除也会被侵权赔偿?

发布时间:2020-07-06来源于盛廷征地拆迁律师公众号

违法建筑的强制拆除行为,直接关系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在实施强拆时,应尽可能的运用科学、适度的方式。

但是在实践中,行政机关通常不对违法建筑进行区分处置,包括对于建筑物内的合法财产未经登记造册、妥善保管;未经调查涉案房屋的实际权利人,直接予以强制拆除,损害了房屋实际使用人、买受人的合法权益。

【案情简介】

罗先生在安徽省某区拥有一栋四层的房屋,2008年刘先生出资购买了该房屋。

2016年,办事处申请区城建指挥部对罗先生违法建房进行查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协助区城管局对该房屋进调查。最终认定罗先生于2006年建设的房屋没有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于违法建设。

2016年7月20日,区城管局向罗先生下达处罚决定书,限其5日内自行拆除完毕。

2016年8月5日,区城管局下达强制拆除决定书。

同年9月12日,区城管局对涉案房屋实施了拆除。

刘先生认为其购买了涉案房屋,系该房屋的所有权人,强拆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遂诉至法院。

【争议焦点】

刘某与被诉强拆房屋行为之间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强拆其房屋的行为是否合法。

【法院认为】

行政机关对于违法建筑采取强制拆除的处理方式实际上直接影响的是购买该违法建筑并居住使用的利害关系人,对违法建筑原建设者的影响可能已经微乎其微了。

在此情况下,行政机关在作出对违法建筑的处理时,必须考虑到直接受到该行政处理行为实际影响的利害关系人的正当权益。

即使刘某没有实际取得案涉房屋的房屋所有权证,但其作为房屋的实际居住使用人,应当享有对涉及该房屋相关处理决定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这是行政法赋予利害关系人的正当程序权利。

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实施。区城管局在实施强制拆除房屋行为之前,只是按照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规定对违法建筑建设者罗某进行了告知、催告等程序,未对房屋实际使用人刘某履行上述程序。然而对违法建设者程序义务的履行,不能代替对房屋实际使用人程序义务的履行。

所以未对涉案房屋进行相应处置,直接予以强制拆除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知情权和陈述申辩权,构成程序违法。

【法律解析】

第一、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行政诉讼法上所说的利害关系,最直接的表现为,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被诉行政行为的实施发生了改变,受到了实际的影响。

本案被诉强拆行为针对的就是刘先生实际居住使用的房屋,对其权益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强拆房屋的后果也导致其丧失了对该房屋的居住和使用利益。

第二、从形式上看,区城管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的相关规定,在强制拆除房屋前,履行了相应的听证告知、行政处罚、作出强制执行决定等程序。

但这一系列的程序都是针对罗先生作出的。而案涉被强拆房屋的实际居住人却是刘先生,房屋强拆受到实际影响的也是刘先生,其作为房屋的实际居住使用人,应当享有对涉及该房屋相关处理决定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这是行政法赋予其的正当程序权利。但是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忽略了因强拆而直接受影响的房屋实际居住人。

第三、行政机关在处理违法建筑的法律关系中,应当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置,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对于正在进行建设的违法建筑,可对违法建设者予以处罚,比如房屋所有权人。

对于违法建筑已经建成多年并已出售的情况。由于该建筑物已经出售,行政机关在实施强制拆除时,已经产生了新的权利人,比如违法建筑的实际居住、使用人。

就本案而言适用第二种情况。涉案房屋是2006年建成的,刘先生是2008年购买的,实施强制拆除时已经是房屋的实际使用人,所以行政机关未区分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置,必然违反法律规定。

目前我国对违法建筑的认定、处理程序,还没有作出专门的系统性的法律法规。行政机关对违法建筑的认定,最常依据的是《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

基于其复杂性,当我们遇到违法建筑查处、行政强拆等情况时,一定要委托专业行政法领域的律师,与此同时也要做好取证工作,避免房屋突遭强拆而导致的举证困难。

以上内容转载于盛廷征地拆迁律师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版权登记相关信息
立即版权登记

建筑作品有版权吗?

建筑物有专有版权,即外观专有权。不能作为独立的、特指的照片内容,但是在景观中可以作为商业使用。比如,拍摄的北京风景照片,每栋建筑只在其中占有很少部分,是建筑群体构成的景观,这样的就可以用。但是你单独拍摄一张世贸照片,就不能用作商业,必须得到需要授权。就跟人的肖像权是一个道理。

查看更多

不同版权网站的费用不一样,价格一般是几百至上千不等,但是在知信链版权登记的价格合适,只需几十元。知信链可以版权登记的类型包括八大类型的作品,分别是:文档作品、文学作品、语音读物作品、语音读物、视频课程作品、小说作品、音乐作品、艺术品作品。只要审核成功就可以获得电子作品登记证书和纸质版作品证书。

 

查看更多

 版权(copyright)是用来表述创作者因其文学和艺术作品而享有的权利的一个法律用语。版权又称为著作权,根据自愿原则,对下列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查看更多

在我国,版权就是著作权,没有区别。版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包括财产权、人身权)。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自动取得和登记取得。在中国,按照著作权法规定,作品完成就自动有版权。所谓完成,是相对而言的,只要创作的对象已经满足法定的作品构成条件,既可作为作品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查看更多

本站上传作品失败后,会在上传状态页面的上传失败版块里面展示失败原因,若是因为网络原因请您重新上传,若原因是本站判断该作品为已认证过的作品,则不能再上传。如有其他任何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查看更多
常见问题:
建筑作品有版权吗? 建筑作品版权登记费用要多少? 版权登记是什么意思? 版权和著作权有什么区别? 自己的作品上传不了怎么办?
相似文档
  • 1热门推荐|2020年最新中国建筑行业发展形势分析
  • 2再论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侵权纠纷案,看见专家怎么说?
  • 3案例|因某公司建筑发明专利被偷要求星级酒店赔偿10万
  • 4建筑版权研究丨建筑作品侵权问题分析与分享
  • 5城管注意了!执行违法建筑拆除也会被侵权赔偿?
  • 6建筑物采光不好也可能侵权?建造师、建筑设计师们要了解!
  • 7版权研究丨建筑作品侵权相关问题分析,如何鉴定建筑作品是否侵权?
  • 8专家解读 复旦大学的中心建筑被“随意修改”事件
  • 9广联达与中国版权保护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发展数字版权是新热点
  • 10专家教你如何看建筑作品版权保护的常见问题
  • 11历史建筑的版权问题更加严重,我们一起来看看伦敦大楼版权之路
  • 12英国建筑设计的侵权案例分析,建筑作品进行版权登记是趋势!
  • 13真相大白!卖盗版建筑的软件的终将受到惩罚!
  • 14中国建筑5项智能设计软件获国家著作权认证
  • 15建筑作品侵权事件太多了!擅用建筑施工图被要求索赔?
  • 16 公共建筑著作权问题怎么解决,通过泉标维权案分析给大家
  • 17建筑作品的版权保护应该是怎么样的?如何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
  • 18建筑版权侵权 | 如何确认建筑工程设计图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情况?
  • 19经典案例|建筑作品侵权事件分析,不看会后悔!
  • 20牛逼!桂林的某些建筑成广西首个获版权保护建筑艺术品
  • 21哪些属于工程建筑?是否都可以受到版权的保护?
  • 2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建筑物版权?我们通过案例分析来了解!
  • 23建筑专利和版权的区别是什么?你还被蒙在鼓里?
  • 24热!关于建筑作品的某些著作权纠纷案列解析
  • 25建筑侵权怎么办?聊聊建筑侵权行为涉及范围?
使用须知
上传协议
用户服务协议
隐私保护
版权处理
侵权处理
版权声明
免责声明
主题功能
版权登记认证
数字资产上链
帮助中心
使用须知
版权处理
常见问题
关于我们
关于网站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9:00 - 22:00
周末及节假日 10:00 - 22::00
知信链微信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 2019-2025 scszc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国家网信办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 网信备51010420322420330016 号

工信部备案号: 蜀ICP备12008201号-6 蜀ICP备12008201号-6 蜀网信备 51010420322420330016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川新出发审字第G139号 电子音像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电出证(川)字007号
区块链底层:数字中国链;新华链;新版链;国文交联盟链 ▏客服热线:028-8625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