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早的胶片相机到现代化的数码相机,更是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拍照性能的大幅提升,使得摄影这门很有讲究的艺术,一下子变的没有门槛了,对于摄影师们的要求是越来越低了,可以说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
拍美景!发朋友圈!
拍美食!发朋友圈!
然而,绝大多数人对自己分享出来的照片,并没有版权意识。当然,随手拍摄的照片,大多数人也对所谓的版权不以为然,毕竟自己不是专业摄影师,也不靠照片吃饭,不过是自娱自乐而已,绝大多数的照片也并没有商业价值。除非涉及肖像权,否则人们不大关心自己的照片是否被商用,甚至都不记得这张照片是自己拍的。
但是,也还是有很多人靠照片吃饭的,就是专业摄影师。他们购置的装备是非常昂贵的,再加上自己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和爬山涉水、风雨奔波的工作,他们的照片不仅品质极高,而且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一张高水准的照片,如果要买断版权,国内的售价通常要几千元人民币,某些特殊的场景,甚至高达几万元也不稀奇。
那么,摄影师们是如何合法的保护自己的作品版权呢?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摄影师必须到国家版权局或下属相关机构,提交申请,然后获得版权证明书,传统版权登记的整个过程相当的繁琐。
摄影作品版权登记的程序为:申请人提交登记申请材料--登记机构核查接收材料—通知缴费—申请人缴纳登记费用—登记机构受理申请—审查—制作发放登记证书—公告。登记机构受理登记申请后5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需要补正材料的,申请人自接到补正通知书后两个月内完成补正,登记机构自收到符合要求的补正材料后40个工作日办理完成。
如果你有成百上千张照片需要版权证明,那工作量是非常可观的,其实多大多数人包括摄影师自己,都不会对自己的每张照片都去登记版权,这实在是太耗时了。所以,在摄影作品的版权问题上,出现了很多纠纷,因为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很难认定版权的归属。
因为照片是可以复制的,甚至还出现了底片拷贝技术,包括所有的EXIF信息全部保留,根本没有办法去判断这张底片到底属于谁。理论上来说,一张照片如果没有进行版权登记,只要你拥有了这张照片的底片,你就可以宣称拥有版权,当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认定一张照片的原始作者是多方面考虑的,比如相机序列号,场景再现等,真正的作者有很多旁证可以证明。但始终是非常麻烦的,摄影师最简单的维权办法就是不让自己的作品原始底片外流。
当然,一旦照片被重新编码,比如经过编辑、压缩等操作,照片的原始信息将被破坏,这种照片一般是不能拿来登记版权的。你不能随便在网上下载一张图拿去进行申请版权。
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视觉中国”的图片版权事件,有一个很大的争议就是,只要有人上传了照片到该公司的网站,这张照片的版权就被认定,该公司就可以据此进行索赔,这在笔者看来,简直是就儿戏。假如有人购买了一张二手SD卡,用数据恢复技术,把卡里的照片都恢复出来,然后第一时间上传到“视觉中国”的交易平台,难道照片的版权就你的了吗?那原始作者怎么办?这种所谓的正版认定,非常的荒谬。我觉得很多被视觉中国起诉而交钱公司,其实是被吓到了而已,真正对簿公堂的话,视觉中国未必就一定赢。
这几年自媒体发展非常迅猛,涌现了很多自媒体平台,全国正在专业或业余从事自媒体的人高达数千万,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对于图片素材的要求非常的庞大,绝大多数自媒体人找图的方式都非常简单粗暴,几乎都是在搜索引擎里随便搜,看到合适的就直接用(笔者也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所有的文章配图都是自有版权素材。
而且,很多配图其实也不过是起到增加趣味,辅助理解的作用,实际上根本没有产生多大的商业收益,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说配图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按市场价格去购买图片的使用权,绝大多数自媒体人都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成本。要是真的严格去深究自媒体文章配图的侵权行为,笔者认为,中国的自媒体行业会在一夜之间完全崩塌,因为至少90%以上带有图片的自媒体文章都涉及版权问题。
为解决这一些问题,知信链推出在线版权登记的平台,且该平台是和国家版权机构达成了战略合作,版权登记成功后是可以获得国家认可的版权登记证书的,并且在线版权登记步骤很简单,只需要上传作品-->填写作品信息-->提交证明材料-->等待审核结果,在线登记,就不需要来回的在版权相关机构奔波,可以节省大部分版权登记用户的时间,同时, 审核和时间也做了相应的优化,一般在15-20天之内,又可以节省一部分版权登记用户的时间。首先将自己的作品进行版权认证,若被侵权,就有迹可循。
对于自媒体平台来说,对于有版权的图片最好单独进行展示,不要和普通图片放在一起,这样,使用版权图片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侵权的事件也会减少。
以上部分内容转载于百度-檬圈,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